新闻中心

News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从“鹅毛”到“智造”:六安一只鹅的产业跃迁
发布时间:2025-11-04 12:25 阅读次数:5

在皖西大地,一只鹅的价值远不止于餐桌。从田间地头的养殖到车间里的精细加工,从本土市场的扎根到全球舞台的亮相,六安围绕鹅资源深耕细作,串联起多元产业形态,既破解市场挑战、实现产值逆势增长,又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出一条以特色产业赋能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赢之路。

走进安徽博隆羽绒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场景随处可见,洁净的羽绒在自动化管道中流动,经过多道精细分拣与水洗工艺,变得蓬松柔软、洁净如云,为后续高品质制品加工奠定基础;分拣区域里,工人根据绒朵大小、蓬松度等指标,对羽绒进行精准分类。

安徽博隆羽绒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蒋贞响:

我们博隆公司主要生产羽毛、羽绒为主,羽毛作为家居行业(产品),比如说沙发、抱枕,羽绒作为羽绒服、床上用品,我们产品主要销往江浙沪、广东、成都。

依托先进的加工技术与严格的品质把控,六安不仅成为下游行业信赖的原料供应商,更在细分领域站稳脚跟,为后续产业延伸打下坚实基础。

近期,全球羽毛球市场受上游成本影响,零售价上涨20%-30%,但裕安区新安镇的羽毛球企业借此契机,推动产值逆势增长30%,行业年产值超7亿元,创税3000余万元。

在六安市兴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企业投资千万元研发自动化设备,解决了招工难题,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作为亚狮龙的“生产基地”,公司已实现从原毛收购到成品制造的半自动化生产。

六安市兴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厂长 张新山:

你别看一个小小的羽毛球,它需要的工艺非常多,现在我们也不断更新,提高羽毛球的质量。从1月份到现在,我们目前的产值大概到了1.5个亿了,完成了税收大概有400多万了。

价格上涨背后的产业逻辑与蓬勃生机,展现新安镇从“羽球小镇”迈向“智造高地”的转型之路。

裕安区新安镇经济发展办负责人 方玉昭:

羽毛收购基础比较好,另一方面就是企业在技术这一块不断升级改造,带动了这个羽毛球进一步产业发展,促进了上游的就业和下游的产品链的供应,发展带动群众就业的同时,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进一步促进了我镇的乡村振兴发展。


霍邱县花园镇安业村的安徽牧康鹅业有限公司,员工刘雪梅正在进行朗德鹅喂养及养殖车间清扫工作。

安徽牧康鹅业有限公司员工 刘雪梅:

在这上班离家也比较近,照顾小孩、老人都比较方便,干家务也不耽误,工资待遇也比较好,一个月平均下来七、八千块钱左右。

安徽牧康鹅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朗德鹅养殖以及鹅肥肝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特色农字号企业,目前公司拥有8栋养殖车间,并建设冷库及鹅肥肝初加工中心等配套设施,已形成年出栏朗德鹅12万只的规模,年生产、销售鹅肥肝110吨,年产值3000多万元成功带动近百人就业被当地群众称为“产业富民的明星企业”。

徽牧康鹅业有限公司法人李永梅:

我们将立足企业实际,进一步做大企业规模,强化品牌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力争吸纳更多群众就近就业,带动更多养殖户规模化生产,以实实在在成效助力乡村振兴。

霍邱县花园镇安业村党总支书记 赵德义:

牧康鹅业入驻我们村以来,不仅增加了群众就业收入,又带动了养殖户发展朗德鹅产业,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有力推动了我村乡村振兴建设更上一层楼。

从基础加工到科技智造再到乡村富民,六安以鹅为纽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应对市场变化中展现出强劲韧性,更在推动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释放动力,书写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

转自六安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