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舒城县干汊河镇羽毛业发展历程及未来走向
来源:本站 作者:govland 发布时间:2014-11-24 13:21 阅读次数:1791
干汊河镇羽毛业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最初的拨浪鼓走村串户、贩买贩卖,逐步发展到今天初具规模的全国性专业市场。其发展速度不能不令人惊叹,其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特点是走村串户,贩买贩卖,人数少,规模小。

发展阶段: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特点是规模贩运,初步分检,范围广,交易量大,市场初步形成。

繁荣阶段:90年代末至今。特点是规模大,分工细,由当初的简单交易开始向分检、切片、加工、制球等深加工行业发展,从业人数众多,市场基本成熟。

目前,全国的羽毛集散基本形成了无为的鹅毛和舒城县干汊河镇的鸭毛两大羽毛交易市场。而干汊河镇的鸭毛交易量就占全国市场的85%以上。干汊河镇目前共有5个村200多户从事羽毛的贩运、分检、加工和制球,以及球拍等相关产品制造。其主要集中区在西宕、洪宕两个村的高塘、胜利、劳动3个村民组。全镇现有规模企业20家,专业大户33户,其中5000万元以上1家,2000万元以上6家,1000万元以上10家。05年实现产值(含交易额)4.03亿元,解决工人就业2853人。

2004年干汊河镇成立了羽毛业协会,在干汊河镇羽毛业协会的指导下,羽毛业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行业也由简单贩运、初步分检向系列化、深加工发展,逐步提升产品档次,不断壮大企业规模,市场也开始由国内向国外发展。目前,与台湾、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外商分别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

羽毛业的飞速发展,已成为干汊河镇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产业,对于解决该镇农村剩余劳力就业、帮助大批农民脱贫致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干汊河镇的羽毛效应虽已经形成,但大都数(约80%)的羽毛产品都只是作为原料或加工材料销售。因此,进行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打造自身品牌战略已经势在必行了。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羽毛业,扩大规模,提高档次,打响品牌,使之成为全镇最大的支柱性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经济支撑点,干汊河镇确定新的发展思路和举措:一是着重培育支柱经济产业,即羽毛产业,因势利导,培育“龙头”,扶优扶强,形成“拳头”,达到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个,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5个,实现年交易额超过5亿元。二是着力搭建平台,一方面构建优良的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制定更加优惠的激励政策,形成宽松的政策平台。三是坚持思想解放与加大资金投入,首先是坚持解放思想,放低门槛、放宽限制、放大空间;其次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投入100万元修通4公里水泥路,逐步建设“羽毛产业园”;再次是坚持培育企业家队伍,锤炼一支高素质的私营业主队伍;另外,还要加大人才的引入,特别是一些技术、管理和营销方面人才,把产、购、销产业链接起来,坚持把产品推入更加广阔的市场。。 四是坚持创新,必须使自身产品在市场上有优势,特别是在经济危机下,市场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作为企业的决策者,这点尤为重要。危机就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五是形成“四轮驱动”,即招商引资、工业和民营企业、开发性农业、劳务经济四个轮子一齐转,推动干汊河镇羽毛业及镇域经济再上新台阶。